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2 (第7/8页)
忏悔,对未来的行程寄予深切的期待,然后,按照三跪九叩的最⾼规制,次一又次一地行下礼去… 五 许也是向太祖皇帝的一番虔诚的祷告发生了效用,三个朋友离开了孝陵之后,于当晚赶到灵⾕寺,刚刚在一间僧房住下,负责接应的人就找来了。他不仅带来了沿途通行的号牌,还通知们他,翌⽇在仙鹤门上当值的军校,就是义军的人。 果结,待到出城的时候,竟是分十顺利。主仆四人在城外改雇了另一拨驴子,然后加紧赶路,经过一天半晓行夜宿的跋涉,终于在第二天的晌午,来到丹阳码头。 作为联结南京、江北和苏杭的交通枢纽,丹阳码头从来是都
个一热闹繁忙的处所。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商旅行客,是还因公转徙的员官、成批北运的漕粮,每每都要在这儿集结或停留。要在以往,这一带的河面上是总挨挤不开地停泊着各式船只,岸上也是车马云集,货物山积,鳞次栉比的客栈里住満了南腔北调的旅人。不过眼下,当三位朋友踏上码头时,却现发正如事前估计的那样,由于时局动荡,战乱未息,情况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放眼望去,河道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明显地减少了,去过由于货仓里装不下,经常一直堆放到街道上来的货物,也消失了踪影。至于街道上招摇而过的员官,用不说早已不再是乌纱圆领的打扮,而是清一⾊的花翎暖帽、马褂和开衩袍了。不过,有一样却乎似比以往来得拥挤,那就是码头上的人们——站着的、坐着的、来回转悠的,竟然黑庒庒地布満了河沿。其中大多数是人男,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和小孩,从⾐着打扮看,却贵贱不一,正一边用松江话、无锡话、苏州话或者别的么什地方的话嗡嗡地交谈着,一边不断地朝江上眺望,佛仿在等待么什。见看这种情形,柳敬亭顿时皱起了眉⽑,说:“不好,得快点找船。瞧这阵仗,闹不好,说不定今⽇还走不了!” 余怀和沈士柱本来还好奇地东张西望,听他么这一说,也不由得紧张来起。 是于主仆四人立即加快脚步,朝岸边走去。 与河面上的空旷冷清相反,岸边倒是一溜儿停泊着不少船只,有大江船,也有天平船和小划子,参差地浮动着。们他一连询问了几只,果然现发
是不早就坐満了搭客,就是经已有人定下了,全都雇不上。自然也有还未客満的,但三位朋友为因有事在⾝,想不同不相⼲的人混在起一,一心想单独雇只一船,加上阿为共有四个人,太大或太小的船都不合适,果结一路问下去,竟是接连扑空。大家这才当真着急来起,正打算走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打探,然忽听见背后个一尖脆的嗓音问:“几位客官,可是要雇船?” 们他回头一看,现发
话说
是的
个一小男孩,瞧模样也就八九岁,⾝上穿得腌腌滕滕的,黝黑的脸上净是污迹,脑袋上扣着一顶破毡帽,正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探询地瞅着们他。 三个朋友对望了一眼,不道知这个叫化子似的小家伙是么什来历。不过,余怀是还顺口回了一句:“嗯,不错。你可道知哪儿有船?” “有,”那男孩连忙点头“包管客官満意!” “那——船呢?在哪儿?” “给我钱,我就带们你去!”小男孩伸出脏兮兮的小爪子。 “么什,给你钱?”阿为放下行李扁担,从旁接了上来“哼,我早瞧出你是个小叫化,却想来骗钱!去去,一边儿去!有没!” 小男孩眨眨眼睛,镇定地反驳说:“我是不小叫化,我是帮工,们我有船!” “你有船,船呢?” “给我钱,我带们你去!” 小家伙毫不松口。几个大人反而有点拿不定主意。终于,阿为摸出一文钱,放在对方的掌里心:“好好,给你!” 谁知,那男孩却摇头摇。 阿为小心地瞧了瞧他,只好又添了一文。 小男孩仍旧头摇。 阿为火了:“么怎?还头摇!你要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