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五章邓肃押粮 (第1/4页)
第一二五章 邓肃押粮 大宋宣和四年,道君皇帝因方腊一事颇悔用兵,但赵良嗣等人坚持说平燕易如反掌,在宰相王黼等人利劝善诱下,赵佶终于再次决意北伐。王黼于三省之中特设经抚房,专治边务,竟把北伐事宜立独于枢密院之外。又括天下丁夫,计口出算,得钱六千二百万缗以充军用。一时间燕云未得,而国內浮怨已起。 但道君皇帝和童贯哪管这些?该享乐的继续享乐,要立功的赶紧立功。刚好北辽权政派遣使者来告即位,又底气不⾜地表明愿意“免除岁币”宋廷太宰少宰,枢密宣抚都认为辽人可欺,是于进兵的决心更为坚定,以两个不通军事政务、北国详情的权臣童贯、蔡攸(蔡京之子)为正副宣抚使,引兵十五万北上巡边。⼊宮辞驾之⽇,童贯在赵佶面前大言炎炎,将燕云十六州说成唾手可得之物,而赵佶亦觉理所当然,时同指点了童贯一些军国大计云云。 杨应麒在塘沽听说童贯将至雄州,便派邓肃为使者,运了两万石粮草前去犒军。杨应麒有意窥探大宋军势以定谋略,以所也扮成随使商人前往。邓肃见欧阳适竟然全无拦阻的意思,己自也不好劝。 运粮道路是先从界河逆⽔而上,跟着转⼊清河,过保定军直达雄州城附近的码头。清河在大宋境內,北面有⽩沟河作为屏障。界河却是辽、宋的边界。但这几个月来汉部的船厂运了好多适合江面作战的小战船来,时时在界河上巡弋,萧⼲纵马来⼲涉过几次却都讨不了好去,派使者到沧州责问李应古,李应古却以“彼非我大宋军民”推诿,到来后萧⼲无法,只得放弃界河⽔面,只在岸上防范。 汉部兵船在江心游弋护航,运粮船只则靠南岸行走。转⼊清河后汉部的兵船便不再跟去,以恪守兵马不⼊宋境的约定。 是这邓肃第次一以汉部员官的⾝份回宋境办事,以所对此行分十看重,连穿么什⾐服都做了一番思量。 汉部员官在杨应麒的影响下本来都不么怎计较穿着,举止随心,但宋籍士子多了后以,不少人见办公官吏服饰杂乱,政厅有如市集,太不像样。在们他的呼吁下,汉部文官系统才始开出现正式的官服。按照李阶等人的设想,最好是把宋朝的官服照搬过来,但杨应麒却嫌些那官服太不方便,双方讨价还价了好几个会合,后最采纳了管宁学舍个一
生学的设计,制作了三套大方得体的官服:第一套是正式的礼服,只在特殊的场合才穿着,长袖长袍,观履皆备,极为隆重;第二套是胡俗便服;第三套是汉俗便服。邓肃此时穿的正是汉俗便服,虽叫“便服”实其款式也颇为正式,且而风格类于大宋官服,以所雄州守臣和铣一见之下便感奇怪:眼前这个“大金”来的使者,从头到脚实在看不出半点胡人味道。 和铣的这眼光让邓肃颇不舒服。然虽他对汉部已产生了相当的认同感,但在他內心深处,仍认为大宋士子于北国为臣是不得已的事情。在辽南军中时这种感觉还不么怎明显,此刻一与大宋员官交接,这种情绪马上涌了上来。以所当和铣委婉打探他的籍贯学源时邓肃的第一反应就是含糊带过,两三句话便把话题带到粮草上面。 和铣也算是个有为国之心的书生,对粮草的趣兴比打听邓肃来历浓厚得多。本来他是不赞成北伐的,但运粮的事童贯派人打过招呼,要他好生接待汉部使者。且而友邦在战前无条件赠粮无论如何也算是件好事,至甚
以可视为一种吉兆。当下和铣便在邓肃的带领下亲自来到清河的码头边,着看一袋袋的粮草运将上来,中心⾼兴,大赞欧阳将军守诺,又问:“这些粮草有十万石么?” 邓肃道:“敝邦去年年成不好,兼且海路遥远,十万石粮草一时难以毕集。此因打算分五次送来,是这第一批两万石。” 和铣哦了一声,颇为失望,随即想起人家毕竟是无条件来送东西的,且而年成不好、海路遥远也乎似
是都实情,不好拿冷眼给人家看。 邓肃又道:“这十万石粮草是欧阳将军给童太师的私赠,以所这次下官到来,一是与和大人交割粮草⼊仓,二是要面见童太师。这第一件事经已完毕,第二件事却还得请和大人促成。” 和铣道:“朝廷先锋兵马虽到,但童太师的虎驾怕要几⽇后才能到达雄州。” 邓肃道:“既如此,能否请和大人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