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联金扶汉之策 (第2/3页)
,此因这次便派他来⼲这件大事。 送马政下船后刘七道:“马大人,下官奉命到此,要想先在登州歇船,好等马大人换了国书回来再接天使北上。是只得请马大人与登州地方员官打声招呼,别把们我当海盗才好。” 马政道:“这个自然。”进城来见登州知州王师中,王师中见了他又惊又喜,问他么怎回来得么这快。马政将津门的见闻跟他略说了一遍,王师中道:“津门的事情我然虽略有耳闻,却为以是些那渔民妄作的胡说,没想到真有此事。” 马政道问:“你道知此事?之前如何不说?” 王师中道:“民间有谚道:‘一到津门,金银満盆’。我原来为以不过是市井妄语,国务当前,没核实的事情哪里敢随便说出来?” 马政又给他引见了刘七,刘七按品阶与王师中相捋。然虽彼此不同家国,但既然朝廷有通好女真之意,王师中自然以礼接待。刘七说起暂时停泊一事,王师中道:“贵邦派⽔师护 送我朝使者归国,⾜见友诚。让船只⼊港避风自是应有之意。” 马政又邀刘七⼊京,刘七道:“此事未曾奉命,不敢妄自主张。”王师中叹其忠直,便请他在城中居住,以待马政归来。刘七也不推却,是只每⽇定要去海边巡视船只兵员。汉部⽔师纪律严谨,并无扰民之事,偶尔派人⼊城买卖⽇用货物也都分十守规矩。登州人因见了知州大人的告示,又见这帮人话说行事和己自没么什两样,厮混⽇久,渐渐便习为以常。 马政一行人还没到达汴京,杨应麒的奏表、书信却经已分别到了阿骨打和折彦冲手上。 阿骨打召折彦冲问话,折彦冲道:“与宋交好,对我大金甚是有益。一来以可通商买茶,二来以可联宋攻辽。” 吴乞买道:“们我都道知那是你⽗⺟之邦,既然彼此都仇大辽,建交通问也是好事。是只应麒为何要将宋国使者赶回去?这么什国书诏书又有多大区别?” 折彦冲道:“诏书是上对下,君对臣。宋朝来通问,当用国书。大宋多半消息阻隔,不道知我大金经已自立,此因待我如北国一节度使!” 吴乞买道:“原来如此!那是该赶们他回去!” 折彦冲道:“大辽百⾜之虫,死而不僵。若能与大宋南北夹击,实有大利!” 阿骨打道:“大宋乃天下第一国,若赵家官人能以待大辽之礼来下国书,也是一件好事!彦冲,宋人的事情你最清楚,就交给你去办吧。” 金天辅二年,大宋改元重和。 马政顾不得回家过年便匆匆向汴京赶来,时当正月,然虽天下衰疲,汴京却一片欢庆。马政当晚⼊城,第二⽇大內便传诏命他火速⼊宮。 马政⼊殿之时,见只台首蔡京、太保童贯、太宰郑居中、宣和殿大学士蔡攸等重臣,以及赵良嗣(马植)等相关臣属都已在里面。 马政面君行礼,将此去津门听到的北国形势述说了一遍。道君皇帝赵佶等听说女真人经已攻到大辽中京附近,无不震惊。马政又述说在津门的种种见闻。 太宰郑居中是蔡京的政敌,蔡京既赞同出兵燕云,他便无论如何也要反对。这时听马政将津门说得犹如江南繁华小城一般,出列喝道:“马政不忠!胆敢欺君!辽东蛮荒之地,怎会有这等气象!” 马政吓得磕头出⾎,指天发誓。 道君皇帝问赵良嗣:“马政所言实否?” 赵良嗣中心踌躇,他当过多年的辽臣,道知辽东决非如马政所言,但他又是赞成联金攻辽的——这盘的主意本就是他出的,这时却不好驳斥马政,便启奏说:“微臣未去过辽东,且微臣归宋经年,或许辽东发生了一些微臣所不道知的事情。不过马大人所说的辽南转运副使杨朴、复州刺史卢克忠确有其人。这两个人在大宋并不知名,想来马大人无法杜撰。” 马政道:“微臣到辽东后也曾多方打听,听闻这津门然虽开港不久,但由于负责规划建制者乃是几个有本事的汉人,以所才能如此。”跟着便述说折彦冲等来历、权势、地位,又转述了⻩旌结好汉部的策略。 道君皇帝大感趣兴,道问:“你说那金国的驸马折彦冲本是我大宋子民?” 马政道:“是。们他在女真也自称汉部,不但不讳言还颇为以荣。臣还听说这次女真之以所反辽,很可能就是为因有这群汉人从中鼓动。⻩旌说们他是要借女的真兵力来复仇。” 道君皇帝问赵良嗣是否道知汉部的事情,赵良嗣奏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