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为谁而鸣_第十四章锦瑟为情全书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锦瑟为情全书完 (第2/2页)



    而是张着两只手对场面上进行着全局的排列,秦帆演奏的《茉莉花》则如出云之岫,音齐韵准,功力较之以往更甚一筹。

    “好一朵茉莉花…満园芳草香也香不过它…茉莉花开,雪也⽩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満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秦帆心中默念着这段优美的歌词,这难道不是沈潞的写照吗?在他的心里,沈潞就如这音乐中的茉莉花一般。

    自己生生世世都将守护着她。接下来的《荒城之月》则是邻国有名的曲目,不过却过于悲伤哀婉“舂⽇登⾼着花宴,觥筹交错饮流光。千秋之松枝叶茂,往昔繁华在何方?

    清秋军营霜气冷,去雁⻩天正数行。良辰美景不复返,而今荒月照沧桑…”秦帆在这曲中联想到了沈潞数次被恶棍侮辱之后无助流泪的情景,琴由心生,心系琴弦,仿佛再现了沈潞当时的心死之境,完全表达出了这首曲目的神韵。

    演奏的上半场结束后,观众们向乐团精彩的演出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好几位女士还到台上来向指挥和小提琴独奏家奉送了鲜花。

    接下来是中场休息,沈潞看见丈夫换了一把琴,啊,这不是自己为他买的那把弥赛亚手工琴吗?上面那根金⾊的琴弦今晚是显得那样地“流金岁月”它勾起了沈潞这些年来由伤感、甜藌、屈辱、快乐和悲愤共同交织在一起组成的记忆五线谱。下半场开始了。

    鼓声和低音提琴沉重地响起了前奏,一声凄苦而倔強的琴声从小提琴独奏的琴弦上叩动了所有观众的鼓膜,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

    这首他最动人最引人⼊胜的曲目自秦帆艺术般的手中不断织就,让台下的沈潞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酒吧里的倔強少年。

    接着是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在那个寒冷的季节里,命运让一位年轻的女子和一位在地下道中抚琴的少年命运般的邂逅,清新而又苦涩。

    跟着秦咏诚的《海滨音诗》缓缓而起,那时的沈潞告诉了秦帆自己即将要步⼊到新婚殿堂里去了,而心中思绪万千的秦帆当时就是用此曲向在他心中还是一片朦朦胧胧的女子表达了祝贺。

    复三部式的结构凸显出了秦帆当时⾼兴、伤感而又诚挚的內心,就像忧伤的海浪吹拂着海岸。完整版的《梁祝》则是两人深陷于情感漩涡中的照实曲目,那一天的烛光和小提琴互在心中倾诉。

    而莫扎特的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则将两人带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战舰上,于乘风破浪的航行之中而驶向宁静与快乐的港湾。台下的沈潞久违的泪花再一次淌出,而且像断了线的珍珠项链一般涓涓不止。

    这是秦帆和自己认识这么长时间以来‮实真‬的音乐绘卷,这是一位酷爱着艺术但更爱着心中女子的男人对自己带着传奇⾊彩经历的总结。

    略微透出中亚伊斯兰风格的钢琴前奏宣告了整场演出的庒轴曲目《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已经开始,在辽阔美丽的帕米尔⾼原上,热恋中的男女忘情的追逐、嬉戏,如梦似幻、如影随行。

    沈潞用手轻轻地‮摸抚‬着‮部腹‬,这孕育两人爱情结晶的地方,似乎在告诉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你的⽗亲现在正在为mama演奏着世上最美妙的天籁。

    曲目的后半,急骤如雨般的运弓自如、飘逸,秦帆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想说的一切全都融⼊到了这首似乎能叩⼊人们心房之中的曲子,毫不拖泥带⽔的一气呵成,阳光不但曾照耀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塔什库尔⼲。

    此刻音乐的阳光也照耀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而沈潞就站在阳光照耀下的中心。年轻的小提琴独奏者猛地顿了一下,琴弓如佩剑一般斜指地上,演奏完美的画上了休止音符。

    在沉寂了片刻之后,全场迸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无数的相机在繁忙工作,鲜花和掌声包围住了指挥和独奏,乐团全体起⾝,向观众鞠躬致意。

    突然,出乎全场人的意料之外,秦帆跳下了台阶,跑到了沈潞的面前。他放下了爱逾性命的琴,将沈潞紧紧地拥在了自己温柔宽阔的怀中,然后频频的轻吻着已陷迷离之中的沈潞。

    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美妙景象所震撼,人们将他俩围在当中,用经久不绝的掌声祝福着这对叫人称羡的眷侣。

    一位摄影师抓拍到了这动人的一刻,并于第二天在冬芳卫视的新闻中播出,多少年之后,当两人看到这张照片时一定还会⾝临其境如此时此刻吧?

    这不是二战时艾森斯塔特的那张家喻户晓的⽔兵与女护士的《胜利之吻》,这是缪斯和拉克西丝的垂青,更是人间最珍贵的瑰宝。

    锦瑟为谁而鸣?一千个人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沈潞看来,锦瑟为情而鸣,为追求理想而鸣,为抗争命运而鸣,更为“平等”与“尊严”下的相爱而鸣。.u.c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