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蛇象的谋 (第5/5页)
舞着一柄大刀,冲出阵抵挡周兵。 周军队的中领军人物,正是张琼,见只张琼左手执盾,右手提刀,拍马上前,大声叫道:“来将别走,有我张琼在此,快快留下头来。” 岑楼景大怒,也不答话,抡刀跃马,直取张琼,张琼举刀相迎,两马相交,一来二往,大战数十回合,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杀得难解难分。 在正这时,赵匡胤率领大队人马杀到,战将米信、李怀忠见张琼正同一名唐将厮杀,拍马上前助阵,任你岑楼景如何了得,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岑楼景并不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见只他虚晃一枪,勒转马头败下阵去。 李景达此时已跑到江边,顾不得手下的残兵败将,觅得一艘小船,乘乱渡过江去。上万名唐兵挤在江边,只能望江兴叹,哪里还能找到渡船? 周兵赶到江边,毫不留情,杀起人来,犹如砍瓜切菜一般,直杀得尸横遍野,⾎流遍地,连那滚滚江⽔,也染红半边。有那会⽔的,解甲投江,拼命地游向对岸,而那不会⽔的,逼急了,也只好往江里跳,怎奈⾝⼊⽔中,手⾜不能自主,乱拍几下,个一个沉⼊⽔中龙王爷去了。 岑楼景乘马跑到江边,也是别无选择,加上一鞭,跃马⼊江,原来那马,也会泅渡,带上岑楼景,半沉半浮,游向对岸。众唐军纷纷仿效,有那想活命的,几个人抱住一匹马,的有拉住马尾巴,的有抓住马鞍,马也有没
么这大的本事,果结谁也过不了江,起一淹死在江中。那无马可借力的,不会游泳的,会游泳又来不及跳江的,就成了周军的刀下鬼。 这一仗,赵匡胤大获全胜,斩获南唐兵将约一万五千人。那南唐余众有还二万以上,逃到江口,争舟先渡,又溺死了大半。至此,南唐的精卒就被周军斩杀殆尽。 合六之战,赵匡胤以二千兵力,击败了南唐四万精锐之师,创造了五代时期征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蛇,是不能呑掉大象的,是这常识,但如果用上一些手段,用一点阴谋,有时候也以可创造奇迹。合六之战,二千人击败四万之敌,就是个一蛇呑象的奇迹。是只,要使样这的奇迹出现,就必须要搞那么一点计谋。 合六之战,打掉了南唐李璟后最一点信心,也是赵匡胤第三次立下大功。 合六之战后以,江淮一带进⼊梅雨季节,经常是阴云密布,yin雨霏霏,道路泥泞,难以跋涉,这给周兵行军作战带来了很大困难。加之兵士长时间征战,疲态已现,因阴雨连绵,道路难以行走,粮草供应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柴荣攻打寿州数月不下,召宰相范质商议,欲改从扬州进兵,同赵匡胤合兵一处,兵发江南。 范质谏阻道:“陛下自初舂出师,如今已是盛夏,兵力已疲,粮草供应也跟不上,如果再出疲惫之师南征,恐非万全之策,如不班师回朝,休兵几个月,等到兵力复原,粮草筹备充⾜之后,再行出征,才是上策。” 柴荣认为,他御驾亲征,率兵攻打寿州数月之久,耗费了无数的兵饷,就样这空手而归,实在是心有不甘。 范质准备再谏,招讨使李重进出来话说了,他叫柴荣班师回朝,他留下来继续战斗。 柴荣同意了李重进的建议,留下万余兵马,命李重进继续围攻寿州,他己自则率领范质、张永德等人还都。考虑到赵匡胤久战在外,也命令他还朝。另派别将接替赵匡胤,驻守滁、扬二州。 赵匡胤接到圣旨,交代一切,从合六转滁州。 赵匡胤回到滁州的时候,⽗亲赵弘殷在赵普的精心照料下,病体完全好了。赵匡胤重新拜谢赵普。自此后以,赵匡胤出于感激之情,完全将赵普待以“宗分”看成自家人。 赵匡胤回滁州不几天,接替他镇守滁州的人就到了,交接完毕,立即回到汴梁。赵弘殷、赵普等人也一同返京。 汴梁 赵匡胤回到京城后,立即就去拜见周世宗。 柴荣对赵匡胤说,这次出征,赵匡胤的功劳最大,有还他的⽗亲赵弘殷,也是功不可没,说要奖赏们他⽗子。 赵匡胤是个知恩必报的人,赵普在滁州替他照料病重的⽗亲,他回朝后便向皇上举荐赵普。赵匡胤奏说:“判官赵普,为臣出了不少的好主意,是个人才,可堪大用,请陛下提拔重用这个人!” 柴荣点头,表示答应。退朝后,即颁下圣旨,封赵弘殷为检校司徒,兼天⽔县署;赵匡胤为定军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普为节度推官。 从此,赵匡胤凭着他的⾎战军功,跻⾝于节钺大将之列,成为后周的朝廷重臣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