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巴郡 (第1/3页)
巴郡 七月来临,的锦城之中,繁花初落,却正是暑气消褪,凉风拂面。 街市上,正值圩⽇。锦城的大小商人和附近乡民皆赶早而来,有还山里出来的土人,带着山货野味来贸,将市集中挤得熙熙攘攘。 一名贩香料的老叟刚来到,好容易在一处墙根下寻到空当,忙走去过,将草席铺开,摆上自家货物。 ⽇头经已升上了天空,便是⼊秋,这般时辰也要渐渐热来起。 老叟将货物置好,后背经已湿了。他看看头顶,一点树荫也有没,只好任阳光⽩花花地晒着。中心寻思着稍后再换别处,他解下襥头,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 各种香料曝在⽇头底下,香气散出发来,汇聚在起一,又随风漾开。 旁边一名卖首饰的小贩刚送走几个买主,回过头来,仔细闻了闻,惊叹道:“叟这货,味道甚⾜哩!” 老叟得了称赞,呵呵地笑,満是自豪。他收起襥头,看看那小贩的货物:“郞君今⽇市头可好?” 小贩一边整理着摊上的货品,一边道:“甚好甚好,才来个一时辰便卖了小半。” 老叟捻须颔首。 “说来却是怪。”片刻,小贩抬起头来,面上带着疑惑:“今⽇来买的尽是土人,平⽇里轻易不肯出钱的,如今却大方得紧,出手便是几百钱。” “何怪哉?”老叟笑了笑,在席上坐下来,缓缓道:“郞君莫非不知?朝廷已允郡中土人自采盐矿,土人怎不阔绰?” 小贩了然点头:“如此。”他想了想,又道:“采盐向来为濮阳王所握,如今转暗为明,他获利益加可观。” 老叟笑而头摇:“郞君有所不知,这…”话音未落,他然忽
现发面前来了看香料的客人,忙打住话头。 见只来人长⾝⽟立,一⾝素净⾐冠,年轻的脸上,眉目浑然如画,教人望之眼前一亮。 老叟看得一怔,片刻,目光瞥瞥他⾝后跟着的两名从人,忙含笑招呼道:“公子慢看。” 那人看看老叟,唇边漾起微笑,似清风过目。少顷,俯下⾝来,他用手捻起一撮茴香,在鼻间轻轻嗅了嗅,片刻,含笑道:“叟这香料甚好。” 他的音声琅琅如泉,甚是好听。老叟笑来起,道:“公子好眼力!叟这些香料,勿说锦城,便是全巴郡也难找得相匹的。” 来人淡笑不语,目光往其余的香料上转了转,少顷,落在个一小小的布包上。 他伸手,从那布包中捻起一小撮草籽般的香料,嗅了嗅,抬头看老叟:“紫菽?” 老叟见他识得此物,一讶:“听公子口音,似是外地人?” 来人微微颔首:“正是。” 老叟笑道:“怪不得。巴郡无紫菽,此香乃叟息子外出进回。惜可巴郡中人少有识得,总卖不去,且只拿来煮食呢!” “哦?”来人笑了笑,道:“茴香、花椒、辛夷、紫菽、桂⽪、杜衡,某每种欲购十斤,不知叟可出得?” 老叟一愣,随即大喜,连声道:“出得,出得!” 来人颔首:“明⽇可送得去城东盐务使府?” 老叟点头:“自当送到。” 来人莞尔,让从人付钱定下。 “哦,是了。”他刚要走,然忽转过头来:“某与郡中贵家比香,事关秘方,今⽇之事,望保密才是。” 老者闻言,一揖:“叟自当守口。” 来人微微一笑,转⾝踱步而去。 蔡缨抱着琴,从琴师祁子家中出来。家人见看,忙将马车备好,待蔡缨登车,朝城北而去。 马车驰过大街,辚辚向前。 过不久,然忽,面前传来一阵喧闹声,车子慢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