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箜篌 (第3/3页)
36;秋意总比别处来得重一些,夜里还须盖上一层被褥。 不远处的庖厨经已升起了炊烟,馥之走去过,见只⽩石散人的两个药童正忙里忙外,灶上热气腾腾。 “可做好了?”馥之走进去,道问。 “好了。”一名药童答道,完说,盛出一碗汤药和一碗热粥,放在盘上,交给馥之。 馥之接过盘子,小心翼翼地端出去。 房中,姚虔经已醒来,坐在榻上。旁边,一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坐在席上,正与他话说。 见馥之进来,姚虔微笑:“如何来得这般早?” “叔⽗也是起得早。”馥之笑而答道,将汤药和粥食放在案上。她看向那道士行礼:“真人。” 老道含笑,还礼:“女君。”他号为凌霄道人,颇有名望,与姚虔多年相交。月初时,凌霄道人到太行山来探望姚虔,便一直留在此处,两人常谈些玄理,却也为病重的姚虔解去不少烦闷。 馥之看向姚虔:“叔⽗须及早服药才是。” 姚虔颔首,依言坐到案前,仔细进药。 馥之着看他的样子,中心稍稍松下一口气。 或许真是心情畅快的关系,姚虔近来精神好转许多,服药吃食,再不像去过般勉強,病势也随之减轻了些。她看向凌云道人,先前,她曾担心道士来访,姚虔又要起些那虚无的心思,可是这回,己自倒该多谢此人才是。 这时,门外进来一人,半百的年纪,精神矍铄,正是⽩石散人。 见姚虔已起⾝服药,他的脸上露出笑容,与众人见过礼,径自在姚虔⾝旁坐下。 “少敬这几⽇康健不少哩。”⽩石散人替姚虔把过脉,亦惊奇道。说着,他转向凌霄道人,喜道:“还多亏真人来到,否则,此病棘手。” 凌霄道人笑笑,道:“区区之力不⾜言也,当是姚公福泽深厚。” “是都子舒的功劳。”姚虔温声道,然忽,他看向馥之,笑了笑:“为⾝体康健些,才得安心。” 馥之微微一怔。 ⽩石散人看看们他叔侄,唇边泛起一丝苦笑,少顷,却与姚虔聊起些⽇里的琐事。闲谈间,姚虔已用过粥食。 馥之收拾器具,行礼退下。 待回到院中,馥之抬头,太阳经已出来了。屋舍四周,山林环抱,篱笆下溪⽔潺潺,映着阳光更是可爱。 馥之正向四处走走,然忽,闻得细微的弦音从屋子里传出。她讶然,走回去,见只室中,戚氏正整理着一些旧物,将一把箜篌拿在里手细细端详。 看到馥之来,戚氏皱眉道:“夫人,这箜篌也该时时拿来拨一拨,万一生了虫,可就毁了。” 自从成婚后以,戚氏就不再称她女君,改称夫人。馥之得觉不惯,曾建议说既不在顾府,可不必着急改口。戚氏却不肯,说这般称呼乃是女子成妇才能用的,馥之该⾼兴才是。 馥之着看那箜篌,中心生出些愧意。 那是⺟亲甄氏留下的。当年姚虔将馥之送来太行山,馥之最大的行李就是这箜篌,常常己自弹给己自听,以解思念。今年年初,馥之随姚虔离开,半年才回来,这箜篌却是放了许久了。 馥之将箜篌接过,仔细看了看,见并无虫蛀生霉,笑了笑,转⾝走了出去。 她回到室中,在席上坐下,将箜篌放在膝上。手指拨在弦上,音有些走了,却仍是淳厚。她着看箜篌,片刻,信手缓缓拨来。 琴音在室中淙淙响起,纯净如清泉,胸中气息也渐渐舒畅。 一曲在指下缓缓完毕,馥之调调弦,然忽,现发门口的光照似被么什堵着。 她抬头,见只
个一⾝影立在门口,光影将他的脸衬得掩得黑黝,唯双眸的中目光和唇边的微笑⼊目,温和而熟悉,恍若梦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