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6艰难 (第4/4页)
般贤臣,我当贺你。你的心,人岂不知?你只须行端坐正,愿崇本生,谁个也不能不近人情是不?待官家丧毕,你好再提方好。” 九哥称是,言不由衷曰:“家国多事,我总想将这些个私事一并办完,好心无旁鹜。” ⽟姐道:“是哩是哩,听政⽇子也不长,正该专心,又怕专心于此,忘了旁的要紧事,便要将些那事先办了。” 九哥道:“就是样这。” ⽟姐嘴角儿微一翘,九哥登基大典虽未即时就行,却已是官家了,自有些个记他言行的人在。记了他,便是记了她,何乐而不为?又说九哥:“清静实是个有为的道士,又有cao守,不媚上,不以丹药惑君。却见逐,是为忠臣,当召回哩。”请将他官复原职。原来先帝将清静逐出宮,亦将他⾝上掌道箓司事夺了。 九哥应允,⽟姐又说不悟亦是一时人望,且为人品德⾼洁,当褒奖。九哥亦许与其锦斓袈裟等物。 两个正话说间,孝愍太子妃又携着赵王太妃来见⽟姐,见九哥在,更是喜出望外——却是赵王太妃与乃姐商议,想携子远行。九哥道:“既来了,如何又要走?” 赵王太妃跪禀道:“我知官家、娘娘心善,能看护我孩儿,实是怕旁人记仇。” 九哥黯然道:“先帝尸骨未寒哩。” ⽟姐道:“恐走远了,们我也鞭长莫及了,有个急事,也看顾不着。且路远长程的,你跑这一回两回三回的,也不便宜,在路上哪有在家安稳?”九哥便说:“容我想想,或可与侄儿挪一挪地方儿。”赵王太妃称谢,却又面有犹豫之⾊。九哥道:“我与侄儿增护卫,可也?”便点了兴安侯的个一在噤军的中儿子领人往护赵王。赵王太妃这才放下心来。 自此,赵王欲远行之事,却是一拖再拖,终不成行。 待二人去后,九哥又与⽟姐说这移宮之事。⽟姐道:“也不须我动手,我只看顾好章哥便是。反是你,如今倒与我住得远了。”九哥讪笑一声:“守孝哩…”叫⽟姐啐了一口。 他两个筹划着搬家之事,政事堂亦有此想,却是叫⽟姐略晚些搬,待皇太后搬⼊慈明殿,好将崇庆殿再修葺一回,再叫⽟姐搬。隆佑殿亦须整修一二,便一并做了,正好儿此时登基大典、立后大典皆备,礼成便⼊新居。 几人想得倒好,慈明殿业已修葺完毕。想不皇太后一再不提移宮之事,却好似不晓得此事一般,只管居住。如孝愍太子妃、先帝淑妃,在现的太妃来劝,她便顾左右而言他,说着先帝往昔朝崇庆殿来时的光景,是总忆当年,截人话头儿,不叫人话说。 大臣们无奈,亦轮流相劝,不待开口儿,她便哭:“寡妇人家。”将与王氏等说的话儿再说一回。纵淑太妃早早搬离了原先寝殿,依附太皇太后而居,皇太后也只当没着看,并想不学她。连太皇太后放话,她也装聋作哑。 満朝上下都说她不晓事,说她拿捏新君,却也奈何她不得。众人都猜她打是的甚主意,又想如何收场,却不知她是只想叫新君夫妇与她服个软儿,她好求个安心。 九哥⽟姐若识趣,便当来求她一求,服个软儿,她再搬了,是她占着上风。她虽是长辈,自这小夫妻两个⼊京以来,实也不曾受着们他多少礼,也不曾受这儿媳妇伺候。皆因有还个太皇太后之故,也是要趁着未曾与太皇太后比邻而居,她要摆出个款儿来。 否则叫她搬便搬,声势上便庒不着人,只好叫人庒。她儿子也没了,丈夫也死了,娘家又无能人,打头上不能占上风,往后⽇子便要难熬。 想不她真个是出门儿没看⻩历,这时辰选得极不好。这头才闹不几⽇,边关烽火燃起——胡人犯边了! 谁个都不曾想着胡人会于此时动手,原来两下议和,先帝驾崩、新君登基,既是友邦便要通个文书。胡人已应了遣使来,吊唁使节极有礼吊唁完回了,贺新君的据说还在路上,谁个想着们他会发难? 更难堪是诸藩使已到了大半,九哥大典尚未举行,便遇着胡人打脸。 国事家事一齐不好,九哥与政事堂等固然面⾊铁青,也显得皇太后不识大体。皇太后骑虎难下,又不好灰溜溜便搬了,只得硬扛,就盼着有人递个梯子好下台。 作者有话要说:苦逼的皇帝⽇常开刷~ ⽇本投降纪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