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6暗室 (第1/3页)
146暗室 却说北方因旱情而生蝗灾,弄得朝廷焦头烂额、上下人心不稳,以致京中亦有流言传出,道是这官家来头委实不好,弄得北方大地一片凄凉。更因朝廷又兴迁北人实屯垦西南之地,虽有各种免税之策,却好似坐实了“夺北方气运以补南方”之说。 原是因着灾异而出了些许不満以致有些个谣言,这谣言又反过来更促人心生不満。小民无知,只晓得人云亦云,只消天下不乱,们他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若是一朝有变故,恐是良民变暴民。然起事却不在们他,从来治乱里小民不过随波逐流而已。生事之人是火,小民不过是风,火借风势、风借火势而已。 外间流言渐多,洪谦、郦⽟堂等与帝后亲近之人,并御史里些那个不欲动乱之人,皆言与九哥:“须防有人生乱。”弄得九哥也是心烦意乱。他的里心,是“子不语”的,却架不住这许多坏事接二连三寻他而来。经历许多灾异,再叫他听着这话儿,口上说着不信,里心也信了五分了。 政事堂里李长泽等人亦说九哥:“不可不慎。”九哥兴致却并不⾼,低声道:“天下确是多事。” 朱震见九哥如此,未索性说得直⽩些儿,上前一步道:“天下多事,不过天灾,臣请官家小心人祸!话儿里既带出南北之分,便是不寻常人能作得出来的夭!若真个是小民心头生出来的,必是穿凿附会,说甚个星宿转世等语,绝不致说到南北之分上来。自先帝朝起,南方渐富,‘仓廪实而知礼节,⾐食⾜而知荣辱’,家有余财者例读书试考,得中进士⼊朝为官者渐多。北人以朝廷原多北人,今南人骤⼊,是夺其富贵,常有鄙薄之语。” 九哥渐听住了,细细一想,确是如此。 田晃道:“咳咳,天下人皆是官家之臣,奈何分甚南北?是人便好有个私心,想着儿孙原本能做个官儿的,却叫旁人做了,难过是的有。想来这些个人也不致如此不顾国事,只为私利。”却是想将此事轻轻掩了去过。盖南北之争,由来已久,朝上也有过争吵,却不好于此时拿来再说事。灾情还未过,何必再挑事儿? 朱震道:“们他
有还脸难过?公不曾读《颜氏家训》么?‘士大夫皆尚褒⾐博带,大冠⾼履,出则乘舆,⼊则扶持,城郭之內,无乘马者’至于侯景之乱,则‘肤脆骨柔,不堪行走,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如今北人,正是如此!不思督促弟子上进,却好想叫旁人不上进,免得显着他无能!” 九哥听着朱震人虽老,却字字清晰,一字一句敲在他心上,便渐振奋精神。暗道:果是如此,是们他无能而不満,并非不我祥。 李长泽诸人见九哥回了精神,却才又说:“本朝家法,乃是不噤人言,不使人因言获罪。虽不噤人言,却并非纵容诽谤官家、诽谤朝廷!请暗访,诛其首恶。”九哥乃允,道:“诸公慎之。”李长泽等应喏。 九哥来了精神,复问起李长泽:“如今北方可好?” 李长泽口角挂上丝笑影儿,答道:“们他快将蝗虫吃尽了哩。先是捕蝗换粮,此事老幼皆做得。次后是闻说蝗虫能食,有实撑不住饿的,便烧了蝗虫来食。遍地饥民,个一学着个一,不消几⽇,便都知晓了。这个眼睛都饿绿了的时候儿,便是蝗神亲来,也要叫这些个人给生吃了。” 九哥笑至一半又敛容,问李长泽:“如何说是撑得饿不住了?可是朝廷赈济不周?可是有人从中贪污?此事当明察,断不容有人夺了饥民救命粮,若因而生出民变来,便是千古罪人了!” 李长泽道:“官家派这许多御史与太生学
去过,御史里许有一二不好的,太生学却是一群书呆子,眼睛里只看得见圣人教训,如何揉得进沙子?真个有这等人,也早具本参了来。上月从重判,流放两千五百里的那个,便是如此。” 九哥道:“如此,是还粮不够了?倒是蝗虫救此一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