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暖宅 (第1/3页)
10暖宅 厚德巷在江州府里颇有来历,原是豪门世家之宅地。世间总有这种地方,无论你昔⽇如何,天不凑巧,王谢堂前燕也只好飞⼊寻常百姓家。街名倒是存了下来,现住的人家虽是不世家,也还殷实,也不算很辱没这巷名。只惜可这巷子里住的,已是不
么什⾼官显宦了。 如今厚德巷里终于搬来了个一官儿,官虽不大,却是现管,他既请客,众街坊便都与他做脸,个个把做客的⾐裳穿来起,女人们把顶好的首饰揷戴上,整整齐齐过来赴宴。 纪家娘子何氏待街坊极是客气,纪家门內悉归她管,门外之事她也能做个三分主,然则此番却是听了纪主簿之言,安心要与邻居们相处。初时何氏热炭般心思,自以从此结交官人家娘子,自家也是⾼人一等。孰料三⽇过后,县令家娘子还要往知府娘子跟前周旋一二,何氏一区区县中主簿娘子,初来乍地,诰命且无个一,知府娘子那里未免揷不进脚。 回来与纪主簿抱怨道:“搬来这几⽇,前三⽇上,自县令家娘子往下都极客气,过了三⽇,便似不认识我一般,且要我蹭前擦后奉承,气煞我也。” 纪主簿举人出⾝,略有些傲气,然则本朝之官,除非荫官,余者皆试考而来,能做官的,大半是进士、同进士,区区一举人,委实傲不来起。与同僚一处话说,并不比人⾼,纪主簿反而劝他娘子:“纵奉承得好,我也是只个举人哩,举人做官,难哦。你做好面子情便是。倒如不结好邻居,可不敢小看这城里人,那程家老爹是秀才,他死了的儿子也是举人。旁人家弟子也有读书的,说不定还能出进士。” 何氏一转眼睛,拍掌道:“晓得,这些人不定在巷子里住了几辈子,就是地头蛇,不定道知城里么什事。且你是官,们他家无官,且要巴结我。待们他好了,是们我仁慈,于你官声也好哩。” 纪主簿难得被娘子夸赞,也捋着新蓄的胡须一笑。 何氏道:“既如此,我便多与程家娘子话说罢,她家最可怜。程家娘子又年轻,二三年生几个小子,家业又立来起了。倒比那杨家、柳家还易兴旺哩。” 纪主簿道:“这又作怪,程家儿子也无个一,如何比得杨家、柳家人丁兴旺?” “你就只会读书罢哩,甚都不懂。杨家四个儿子,柳家三个儿子有还两个闺女未出阁,我看们他各家使唤来送帖子的人,样子与程家也差不多,又同住一条巷子,可见家业也差不多,两家老爹一去,分个家,一拆二拆,还剩多少?反如不人口略少些。经过事的人家,比之过惯顺当⽇子的,更会过活。” 纪主簿暗想一回,道:“这话有道理。” 何氏便兴兴头头地下了帖子回请众街坊,把一⾝新做的夏衫拿出来穿,又把离家前族里婶娘送的一套金头面拿出来揷戴,翻箱子把最宝贝的一双羊脂⽟镯子也套手上,命小丫头捧着菱花镜,自家看个不住。 ———————— 纪主簿夫妇有心交好街坊,诸街坊也想与这在衙门里的主簿交好,宾主各各有心,这一⽇纪主簿家里人人笑意盈盈。宾客们也笑意盈盈,男女各开一处谋面,酒食皆从酒楼中订来,分十整洁。 子男那一处,推杯换盏,投壶为戏,又有两三个卖唱的被纪主簿花钱请了来,因娘子们在不远处,且不知纪主簿家风气如何,故而不敢调笑。纪主簿一看,肚里放下里心:此地民风淳朴,甚好,甚好。 纪家小厮晃晃里手的酒壶,拔开盖一看,见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