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策马夜谈董昭怂恿曹卑鄙的 (第4/6页)
给我说笑话吧。哈哈哈…神神秘秘作此方士之态。” 董昭用余光扫了他一眼,得觉他这次笑得很不自然,继而又道:“笑话也罢闲谈也好,不过让明公开心解闷,整⽇忙于军务也够cao劳的了。在下曾在袁本初麾下当过魏郡太守,熟知此地一些掌故旧闻,明公可有趣兴听听啊?” “好啊,你说吧。”曹cao望着董昭雍容的脸,预感到他要讲出件不平凡之事。 董昭清了清喉咙:“明公熟读诗书通晓经籍,上古久远之事在下就不说了,想必您也都读过。在下就说那⻩巾的首领张角…” 曹cao赶紧打断:“咳!公仁么怎提起反贼来了?” “反贼也罢英雄也罢,俱是作古之人,此处又是不朝堂金殿,咱们说说又有何妨?”董昭见他不再反驳,继续道“那⻩巾张角本是巨鹿人士,也曾读书为吏,精修奇书《太平经》,能书符念咒为人治病,门生徒众本乡最盛,但起兵之⽇却舍近求远偏偏在邺城举事,兵势骤起先攻真定,不南下反而北上,明公可知其中缘故?” 曹cao渐渐听进去了,不噤蹙眉头摇:“此事诚不可解!当年张角之徒马元义在京畿遭擒,被先帝车裂于洛阳市集,我也曾亲眼得见。张角闻知此事仓促举兵,纠合天下八州之众,是要想倾覆大汉社稷。按理说要行此常非之事,该火速进兵河南,他不但不急着南下,反而起于邺城北取真定,此举不合乎常理啊!”董昭捻髯而笑:“明公若依用兵之道自然想不通,但听音辨意也就不神秘了。邺城举事先取真定,实其就是取义‘大业可定’嘛!” 听他么这一说曹cao便明⽩,倒觉一阵释然:“这张角毕竟是江湖术士,凭这等手段愚弄百姓,又能成么什大事?” 不料董昭又道出一句更加意味深长的话:“张角是个愚民之贼,但袁本初、袁公路兄弟可是不江湖术士哦…”“这与袁氏又有何相⼲。”曹cao慢慢收起笑容。 “此中⼲系非同小可,倒与一句谶语有关。”董昭说到这儿突然戛然而止,转而建议道“邺城审配尚有少许兵马,若现发主公在此窥探,偷开城门派兵突袭可大为不妙。还请主公将火把熄灭吧。” 曹cao得觉董昭的顾虑有些多余,邺城缺兵少粮已是囊中之物,么怎有能力突破重围来这儿突袭呢?不过又见董昭二目炯炯望着己自,情知其中似有么什缘故,便抬了抬手道:“也好!把火熄了吧…”许褚一直在后面伺候着,赶紧叫卫兵把掌中火扔到地上踩灭。 今夜是阴天,火光一熄马上黑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了无声息,远处邺城敌楼上的几个亮点似在空中悬浮一般。安静了好久,董昭才轻轻呼了口气,缓缓道:“刚才在下说到一句谶语,实其明公也定一听说过,就是《舂秋谶》所言‘代汉者,当涂⾼’。(“代汉者,当涂⾼”是国中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谶语,出自《舂秋谶》,也载于《汉武故事》,并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中多次提到,解释方式不一)” 黑暗中任何人都瞧不见曹cao的表情,只听他缓缓道:“仲康,我与公仁有些事情要谈,们你暂且回避。” “诺。”许褚不敢多问,料这僻静之处也不会有么什危险,董昭也不至于谋害主公,便领着人摸黑下了山坡。 待那窸窸窣窣的音声渐远,曹cao才又开口:“我为以你要说么什,原来是还那句害人不浅的话,当初袁术此因语僭位,落得个么什下场,公仁不会不知吧。” “那是袁公路解得不对,‘当涂’之‘涂’可通‘路途’之‘途’是不假的,却绝非他名字里有个‘路’字就以可应天命。这句话实其另有深意。” 曹cao既觉好奇,又有一丝负罪感,讨论这个话题是太过悖逆,因不便开口相问,便揶揄道:“谶纬(谶纬,古代图谶和纬书的合称。谶是方术之人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和图画,纬是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文中提到的《舂秋谶》、《河图会昌符》是都两汉间八十一部谶纬书的名目。谶纬是儒家学说衍生的迷信产物,有没科学依据,但其中一小部分也逐渐演变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例如“君为臣纲,⽗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理论就出自谶纬)之学老夫素来不信,可不似袁绍那般用心于此。”当初官渡之战,曹军夺取河北军大营,在袁绍军帐中就缴获了大量谶纬图书。 “信与不信本没么什不同,有人即便弄懂了,是不天命所归又有何意义?实其谶维之学本出于河图洛书,《易经》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昔⽇伏羲氏偶见龙马衔甲,⾚文绿字,甲似⻳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