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罢黜三公恢复旧制 (第6/8页)
#12161;刑”就是《尚书·吕刑》记载的五种刑罚,据说是周穆王命吕侯制定的,包括黥(刺面涂墨)、劓(割鼻)、刖(斩⾜)、宮(子男阉割、女子幽闭)、大辟(死刑),秦汉两代都曾沿用。直至汉文帝时期,孝女淳于缇萦上书救⽗,文帝大为感动,就此废除⾁刑,只保留死刑、流放和劳役,另设鞭笞。来后光武中兴,倡导以柔术治天下,刑罚愈加宽松了,许多小过都以可缴纳绢帛赎罪。 陈群公开倡议恢复⾁刑,这等于一改宽仁作风,恢复古时的严刑峻法。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一者,去过废除⾁刑增设鞭笞,本意是想减轻刑罚,果结却弄得名轻实重,许多小罪动不动就挨鞭子“名轻则易犯,实重则伤民”;再者,⾁刑有史可查合乎圣人之治,刑法重了,敢于以⾝试法的人就少了,世俗风气也以可改善,此所谓“辅政助教,惩恶息杀” 陈群敢于上书定一是曹cao暗中授意,可症结在于陈群绝口不言曹cao,却说是他⽗亲陈纪生前的主张。陈纪是德⾼望重之士,如此一提自然使朝中好事之人各抒己见。这些大臣具体政务无权过问,专门在这些制度问题上钻牛角尖。实其陈纪已死,有有没
样这的主张还不定一呢,谁道知陈群说是的真话假话?荀彧虽是陈群的丈人,却也摸不清女婿在想么什。 卫臻也对这件事迷惑不解,索性直言:“天下未定不该急着讨论这个,但提出来又不得不议。曹公究竟是欲刑宽,是还希望更严?大臣们各说各的理,拖了么这久有没定论,満朝之人都在瞩目这项改⾰,乎似把别的事都忘了。今早我想去探探董昭口风,不凑巧,他去拜谒赵司徒了。若曹公肯明确表态,想必朝中不会有异议…”卫臻话说还算谨慎,曹cao表态是不不会有异议,是不敢有异议。 荀彧接过孔融的上书: 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 荀彧眼睛盯着表章,心思却已游离天外,只看了几句突然往案上一放:“你刚才说么什?董昭去拜谒赵温?” “是啊。” “前天有人跟我提过,在司空府遇到董昭。”荀彧皱起了眉头“他回京有些⽇子了,只来过省中一趟,却三天两头往赵温那儿跑,究竟想⼲么什?” “走动走动有么什大不了?”卫臻只觉他大惊小怪。 “不对。”荀彧猛然醒悟——肯定有问题。曹cao平定乌丸好几个月了,按他以往的行事规律推断,应该马上回许都商讨南下荆州之事。可这次一却安安稳稳待在邺城主持练兵,这可不像他的风格啊!接连传来的是都
么什讯息?追赠郭嘉封邑,张绣之子张泉袭爵,请封田畴亭侯,放宽噤酒令,派周近去匈奴赎蔡琰…全是鸡⽑蒜⽪的小事。真正的朝廷大事有只改⾰⾁刑一件,他又不肯公开表态,闹得廷议乱哄哄,他究竟要⼲么什?去年又是闹着恢复九州,又是废除诸侯国,天下岂能的真无事?几个月的时间曹cao能做的事多着呢!所有眼球都叫陈群的议题引住了,根本没人注意曹cao在⼲么什,也没人怀疑董昭来往司徒府的意图。荀彧预感到朝廷将发生大巨变动… 在正这时院里突然响起一阵问安声,紧接着満屋子的人呼呼啦啦全跪下了。荀彧还在琢磨心事,揉了揉眼睛才看清——曹cao赫然出在现台阁门前! 荀彧吃惊匪浅,恍恍惚惚站了来起:“您…回来了。” 曹cao面带微笑走了进来:“刚刚到,过来看看大伙。”他⾝后还跟着夏侯惇、董昭。 “明公回来得么这突然,何不提前告知一声。” 曹cao缓缓走到他面前:“每次万岁都下诏命百官迎接,老夫里心过意不去。何必搞这套虚礼?随便一些也好,百官不至于耽误公事嘛。”他扫了眼屋里跪着的员官“免礼吧!荣老大人,快快请起。”说着话伸手搀了一把。 荣郃倒不拘束,抓着曹cao的手腕站了来起:“明公可曾见驾?” 曹cao搪塞道:“风尘仆仆的就别去扰圣驾了。改⽇我浴沐更⾐另行朝觐,以免失了朝仪…大家该忙么什还忙么什,不我过随便走走,们你切莫拘礼。” 么这个大人物坐镇,大家哪有还心思办差?众令史不知所措,捧着卷宗呆愣在那里,潘勖使了个眼⾊,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