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枭雄 (第5/6页)
236;冲撞 到汉军舰队內,烈猛燃烧。火势迅急,数百艘船一齐着火。“燔焰涨天,湖⽔尽⾚,(汉军)死者大半。”这一把大火,烧死陈友谅两个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及大将陈普略。特别是陈友仁,号称“五王”此人眇一目,多智数,骁勇善战。他的死亡,对陈友谅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打击。当然,朱元璋军损失也不少,丁普郞等数员大将也战死。第三天,双方又各集众大战。汉军然虽损失惨重,战斗力仍旧不弱于朱元璋军,双方在湖上进行殊死搏斗。 文士刘基在朱元璋船上东走西望,一直不闲着,他然忽大叫“难星过,马上换船!”拉起老朱就跳上另外一艘船,甫坐未定,老朱原来所乘大船立刻被炮石击毁。刘基也是装神弄鬼,大⽩天哪里能见到“难星”无非是观察到有敌船的大炮在向帅舰瞄准而已。虽如此,精神暗示作用很大,朱元璋及其手下均得觉有“诸葛亮”大仙在船上,勇气百倍。 陈友谅乘⾼,见朱元璋指挥舰被击碎,⾼兴得大叫。俄顷,又见帅旗⾼悬,朱元璋又出在现船头指挥,汉军将领皆相顾失⾊。廖永忠、俞通海等人率六只战船深⼊,汉军联大舰拒战“蔽之,舟若没。有顷,六舟旋绕汉军而出,势如游龙。诸将见之,勇气百倍,呼声动天地,波涛立起,⽇为之晦。” 打仗打的就是精气神,精神原弹子一爆发,想不胜也难。就样这,朱元璋军队以小打大,无数小船围着汉军巨舰,纷纷飞登敌船,待甲板上汉军被杀尽,底层摇橹兵士犹茫然不知,仍旧个一劲儿喊号子卖力摇橹。朱元璋士兵图省事,掷火烧船后,纷纷跳回己自小船上,摇橹汉兵尽被烧死。战至中午,陈友谅汉军气怈,大败“弃旗鼓器杖,浮蔽湖面”胡通海等人回来报功,朱元璋喜不自胜,赞赏道:“今⽇之捷,诸君之功也!”俞通海进言:“湖⽔有浅有深,战船难以回旋。如不急⼊大江,据敌上流。”朱元璋颔首。⽔军先行抵至罂子口,横截湖面,把陈友谅军队堵在⽔道中不敢动弹。 这次一,老陈丧胆,再不敢轻易出战。不久,朱元璋又指挥⽔军连夜轻行至左蠡,扼控咽喉⽔道。相持三⽇后,陈友谅最強的左右金吾部将领来降,更使汉军势弱胆丧。见陈友谅⻳缩不出,朱元璋写信激之:“陈公您乘尾大不掉之巨舟,殒兵敝甲,与我相持。以陈公平⽇之強暴,正当亲决一死战,奈何徐徐随后,似听我指挥尾随,此非大丈夫所为也!” 陈友谅见信大怒,下令尽杀交战中生俘的朱元璋士兵几千人。朱元璋一反其道,下令把所有汉军俘虏放掉,伤员发药疗伤,仁义得不行,又下令公祭敌死难者。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而明。相持一月有余,朱元璋除写信激怒陈友谅逗他玩以外“与博士夏煜等⽇草檄赋诗,意气弥壮。”并分兵连克蕲州、兴国。陈友谅残军粮尽,遣精锐突袭南昌抄粮,被朱文正派人尽焚其舟,偷鸡不成蚀把米。不顾朱元璋军⽔陆结营的严阵以待,陈友谅最终不得不冒死突围,绕江下流,准备由噤江遁回。朱元璋早有准备,指挥诸军尽锐出击,満纵火筏冲击敌舰。汉军舟船散走,朱元璋军队追奔数十里。其间,陈友谅把脑袋伸出舷窗帘看形势,一枝弩箭飞来,不偏不倚贯其眼睛而⼊,老陈一命呜呼。朱元璋军士闻讯,大呼喜跃,斗志更奋,激战中又活捉了老陈的“太子”陈善见。不久,汉军“平章”陈荣等人率⽔军五万余人投降。 张定边趁天黑,乘小船装载陈友谅尸体及其另外个一儿子陈理奔还武昌。回武昌后,张定边拥立小孩子陈理为帝,改元德寿。朱元璋回金陵休整,不久,他又率大军亲征武昌。在城下安排围城事宜后,老朱分兵徇汉阳、德安州郡“湖北诸郡皆来降”见形势大好,朱元璋留诸将围城,己自率护卫军返回金陵。 朱元璋称帝后,犹对己自亲征击灭陈友谅一事津津乐道: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起初庒根有没坐大的打算)。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強,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恃,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为以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 当然,鄱阳湖大战胜利后,朱元璋也道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