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7章:庄王问鼎 (第2/2页)
定王元年,楚庄八王年。庄王亲征,讨伐陆浑之戎。陆浑之戎是姜戎的一支,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少数民族。陆浑之戎原住在西北的瓜州,由于不臣服于秦国,秦国率兵驱逐之。晋献公认为,姜戎是炎帝后裔,应与华夏族同等待之。是于把伊⽔中上游的山地封赐给姜戎。是于姜戎立国于伊⽔,熊耳山区尽为戎地。陆浑之戎成为楚国北扩的重大障碍,楚庄王决定武力剿灭。 陆浑之戎生性剽悍,习于骑战,但不习于战阵兵法。楚军长驱直⼊,大破陆浑之戎。楚军到达洛⽔,楚庄王并有没立即收回返回楚国,而是在洛⽔之滨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欲以威吓天子,与周分割天下。 楚军阅兵于周疆的消息传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周王室极为恐慌。一时没了主意,这时,周大夫王孙満请求慰劳楚王,以观其动静,周定王虽害怕,也无可奈何,唯有同意。 王孙満素有智谋,是个一很厉害的人,他奉周王之命来到洛⽔之南,见楚军营帐相连,甲胄鲜明,楚王居于中帐,不降阶相迎。中心微怒,不顾楚庄王士兵的阻拦,执意进了庄王的大帐,王孙満见道楚王,庒住心的中怒火,决定先礼后兵,先表达周天子慰问楚庄王这次兴兵动众的好意。王孙満本为以楚庄王虽不理会,但多少也有些收敛,那里知晓,楚庄王一上来便问:“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天下的宝贝,在现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 这一劈头盖脑的问话,把王孙満吓呆了。为因九鼎是大禹治⽔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家国
权政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是都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王孙満呆了会一,冷哼了声道:“欲一统天下,在德不在鼎。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洛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受命于天。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庄王用轻蔑的口气说:“那九鼎有么什了不起呀?从楚国的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够铸成九鼎!”但经此一问,也知取代周王室权力的时机还不成熟,是于整师而退。 但王孙満一听这口气,吓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忙向楚王告辞回洛阳。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且而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里,莫非是想灭周朝而统领天下!他越想越害怕,连忙快步往回跑。 此时,周定王在宮里坐立不安,正等着王孙満的消息。王孙満一进宮,周定王劈头就问:“楚国那个叫旅(庄王的名字)的小子说些么什?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王孙満急忙下跪,结结巴巴说地:“哎呀,不,不得了呀!这世道变、变、变了啊!”说着呜呜地哭了来起。 周定王见此情景,更着急了,赶忙追问:“你快说,是么怎回事?” 王孙満一边套一边说:“楚子狗胆包天!他,他问九鼎有多大、多重,他还说,从楚国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够铸成九鼎。” 庄王问鼎,有损于天子的尊严,更是对周朝权政的威胁。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又生气又害怕,一时沉默不语,呆若木鸡。过了会一,他起⾝一遍又遍地摸抚九鼎。大臣们道知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周定王说:“陛下放心,陛下万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变,苍天会保佑您!” 这个故事,七王爷熟读能详,但万万没料到世间有还一把名为“问鼎“的宝刀,他自小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他懂得“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广招贤才,网络英豪,以图大举。如今这把宝刀竟名为”问鼎“实乃他中心所想,不由得又惊又喜。 ************************* 庆国节第二天,第一更送上,各位要支持首订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