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页)
第三章 辰牌交尾,南门里外正车⽔马龙,熙熙攘攘,行人如鲫。唯⽩莲湖一围波光粼粼,青雾淡淡,犹是夙凉未退。一行一行垂柳如一队队齐整的舞姬将飘飘袅袅的长条披拂在⽔面上,湖中落花墩上的一尖宝塔在碧⽟般的湖波中显现出纤细窈窕的⾝影。 狄公、马荣两人一番乔装,行走在街头,似未被人认出。看看到了南门里最热闹的市廛,马荣忽见个一女子睁大一双眼睛紧紧瞅着他两个。那女子形体颀长,婷婷如⽟树,⾝披道姑的玄袍,头上包裹着大幅羽巾,遮去了半边脸面,只露出那对红丝布満的眼睛,似有一团怒火放出。 马荣不觉看呆,中心纳罕。路上一顶大轿吆喝横过,那女子倏忽不见了影踪。 “右边折⼊便是孔庙后街了,那骨董铺就在街中心。”狄公道说。他忽见马荣木然站定路边,神⾊迷惑。 “马荣,你见看
么什了?” “老爷,有个一女子老远瞅定们我,一对眼睛直欲噴出火来,端的令人生疑。” 狄公四处一望,笑叱道:“休要疑神吓鬼的!恐是你己自见了女子,眼睛噴出火来了。” 马荣待要分辩,见已到了那骨董铺门首。狄公推门而⼊,柜台后个一面目清癯的老掌柜笑盈盈迎上前来。 “客官可是要为太太办一二件金银首饰,⽟器簪镯。”说着手中早已托出个一莹润透剔的碧⽟盘,盘內金银钏镯。珍珠项链、耳坠指环烁灼闪光,夺人眼目。——再看柜橱內却是都一些黯淡无光的古旧瓷瓶。宝鼎香炉;墙上一幅幅名人字画,地下一尊尊土偶木雕。——原来这店掌柜是还以鬻卖金银⽟器为大宗。 狄公选了一对细琢成梅花枝形状的红⽟手镯。——镯上系着一小字片标有价目:二十两银子。 狄公付了银子,笑道问:“掌柜的可记得我?今⽇一早我已来过贵号,选买了个一紫檀木盒,盒盖上镶有一块⽩⽟的‘寿’字。” 老掌柜眯了眯眼睛,细认了下一,呵呵笑了:“正是,正是,莫非那木盒不称太太意,欲来退回。” “不,只想打问下一那木盒来历,那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佳构。我收蔵时总想注上它的来历,譬如出于哪朝名工巧匠之手。” 老掌柜眨了眨眼,又搔了搔头:“罢,罢,客官有还这等雅兴?这木盒出于哪代名工之手,在下委实不知,只知值钱便收进了。待我去查阅下一账簿,那上面我都清楚记载了出⼊账目的详备。”说着去银柜菗屉里拣出一本厚厚的簿册,逐页翻阅。 “有了,有了。客官,那紫檀木盒系三个月前从李珂先生手中购得,与一篮破旧古玩一并购进。客官可去找那李珂先生问端绪。” “李珂是何人?何等营生?”狄公急问。 “嘿嘿,那李珂是个一行止怪癖的丹青手,画得一手好山⽔哩。惜可命运乖蹇,无人赏识。到如今还蜗居倦曲在个一小破屋里,门可罗雀,鬼都羞于登门。” “这李珂现居何处?”狄公问。 “他那小破屋便在鼓楼下横街內,肮脏不堪,客官倒有兴味与他交识?不妨诉告客官,那李珂的胞兄叫李玫的,正经是个家私万贯的阔爷,东城开着爿金银首饰号,清一⾊的金器、银器、珍珠宝石。敝号比起他来真所谓小巫见了大巫,只一堆旧破烂,值几个钱?客官见了他时,认个朋友,才有意思哩。” 狄公不解道:“李玫既是位阔爷,如何他的兄弟李珂却贫寒落拓。” 老掌柜叹道:“孝悌,孝悌,李珂他最不看重个一‘悌’字,向来不知敬重兄长,行止狂僻,气格乖戾。⽇子长了,兄弟间自然视同陌路。” 狄公点点头,将⽟镯仔细包裹了纳⼊⾐袖,辞谢掌柜走出骨董铺。 “马荣,这里离鼓楼甚近,们我何不乘此去拜访下一那个李珂呢?” 马荣答应,跟随狄公转去鼓楼。 鼓楼后背果有一条横街,在街口狄公问清了门户,很快便找到了李珂居住的那幢破旧不堪的小屋。 狄公在木板门上扣了半⽇,总算开了,见是个一睡眼惺松、⾐衫不整的⾼个子男。⼲瘦的脸颊上杂乱地长着几撮黑脏胡子,一件破旧的长袍上粘満了颜⾊污斑。 “们你是谁?如何贸然闯来寒舍。” 李珂惊惶地望着狄公、马荣,一对眼睛闪焰不定,満腔疑惧和敌意。 “⾜下便是李珂先生吗?”狄公揖礼。 李珂木然点了点头。 “县令狄老爷亲驾过访,还不知礼?”马荣忍不住开腔了。 李珂中心一震,畏忌地瞅了狄公一眼,慌忙躬⾝还礼,一面吐出几个字来:“小人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