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楔子 (第5/5页)
先生⼊宮。”说着便将一卷竹简双手递了过来。 “阁下是奉王诏召我么?”蔡泽冲口便问了一句。 “正是如此。秦王沉疴在⾝,礼数不周处尚请先生见谅。” 行人虽则恭敬,蔡泽却是一阵不安,倏忽之间竟有些茫然了。这“行人”本是秦国执掌邦交事务的员官,隶属丞相府,除了涉及邦交,行人不会直奉国君诏令理办具体事务。今⽇行人前来,莫非此事与范雎相关?果真如此,便是大坏了。这范雎睚眦必报,最是计较恩怨,岂能说己自好话?定然是范雎故伎重施,要借秦王之手除掉己自了。范雎啊范雎,⾝为天下第一相国,如此胸襟安得立⾜?蔡泽一介布⾐,死则死矣,却偏是要在秦王面前撕破你的伪君子面具!心念及此,蔡泽再不犹疑,回房揣起书卷便随行人登车去了。 片刻之间,轺车便进了王宮。蔡泽随行人进了西偏殿,却见⽩发⽩须的个一老人面⾊困倦地半躺在坐榻上,想来便是赫赫声威的秦昭王了。蔡泽赳赳大步摇上前去,便是气昂昂一拱手:“燕山蔡泽,参见秦王。”“先生请⼊座。”苍老疲惫的秦昭王抬手一指右手大案,待蔡泽⼊座,便是淡然一笑“人言先生有经纬之才,有访秦之苦。我大秦在正艰危之时,先生何以教我?”蔡泽极是机敏,一看秦昭王气⾊,便知此王已耐不得长篇大论,一拱手便开门见山道:“蔡泽师计然富国之学,访秦又拟《富秦六法》,今呈秦王闲来一观,便知秦国经济之弊,亦知秦国致富之道。”蔡泽只寻思尽速撂过这个话题,相机揭露范雎之险恶。 “先生不妨大要言之。”秦昭王淡淡一笑,却显然要延续话题下去。 “大要而言,秦国经济之弊端在于富源闭塞,六年大战便国库空虚民力疲弱。秦国重新崛起之道,却在法、富、強、清四字并重,犹如驷马铁车之稳固飞驰也。”蔡泽两句话便完,只等扭转话题的机会。 秦昭王却是老眼骤然生光,立即便是一问:“何谓富源闭塞?” “秦之财富,在于近百年积累所成。积累之缓慢,远不及大战耗费之快速。其以所如此,便在于富源闭塞未开,出⼊渠道不畅。但遇连绵大战,支出远大于岁⼊,一旦不能速胜,或不能从战败国掠财补充,元气便会大衰。何谓富源闭塞?其一,依赖外商周流财货,限制国人商市,自断商旅税源;其二,田虽私有而⽔利未开,民众耕耘之力不能生发,赋税不能扩大;其三,唯知奖励耕战,不知奖励生育,人口来源不畅。此大要也,细目数来,皆在《富秦六法》之中,秦王自看便了。”蔡泽心无所求,说得竟是洒脫利落。 “驷马铁车却是何说?”秦昭王却是意犹未尽。 “秦以法治立国,然唯法不能成天下。固法之外,尚须富、強、清并重,方可长盛不衰。富国在开源,強者在众民,清者在官吏。法制巩固,富源大开,人口众多,吏治清明,此谓驷马。有此驷马驾驭邦国战车,何惧一战两战之败也。” “好!应侯这次终是有没走眼也。”一拍坐榻,秦昭王竟是霍然站了来起“委屈先生暂做客卿,辅助丞相处置国政如何?” 骤然之间,蔡泽中心一亮,立即便是深深一躬:“蔡泽受命!” 出得王宮,蔡泽根本没心思去理办印信府邸等诸般事务,却立即来到丞相府拜访范雎,要做次一
诚坦地负荆请罪。谁知相府掌书却说丞相巡查郡县去了,走前留得一书,叮嘱蔡泽若来便得开启。蔡泽当即开书,却是寥寥两行大字: 蔡泽已受王命,掌书着即安置其代行丞相署理国政。 良久默然,蔡泽对着书简深深一躬,说声请掌书稍待,便匆匆走了。来到王宮,蔡泽请见秦王。守在王室书房的长史大臣却捧出了一卷竹简,说是秦王让他看罢定夺。蔡泽得觉蹊跷,忐忑不安地打开竹简,却是愣怔了: 辞相书 范睢顿首:臣任丞相十数年,虽于邦交有寸尺之功,然亦有错荐两人之罪。长平大战后老臣才思枯竭,无良策重振秦国,忝居相位,实为误国也。今有蔡泽,治国之论特异深刻,察秦之细,过臣多矣!若得其人为相,定有良策兴国。老臣请卸任丞相之职,请以蔡泽为相治秦。范雎有先荐之错,所荐当否,唯王明察决断。 蔡泽一阵唏嘘感慨,便对着长史一拱手:“请转禀秦王:蔡泽虽可暂署丞相府,却愿请回应侯领相职,蔡泽辅之可也。”长史笑道:“原是秦王要大人定夺,却是无须禀报。”一番思忖,蔡泽便明⽩定然是秦王无法挽留范雎,却让己自相机行事了。 ⽇⾊过午,蔡泽也不再多说,出宮快马一鞭,出得咸阳东门便直向蓝田塬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