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26页)
道握刀的手腕向后一拧,夺下武器,便架在敌手的脖颈上。是这乔柏年。他不变⾊、不喘气,站在那儿象一座铁塔,黑红的脸上一双锐利的眼睛令人发抖,低声喝道:“说!你到底是么什人?"乔氏连忙劝阻:“儿啊,不要鲁莽…”“娘!"乔柏年扭头向⺟亲:“这道人说是的卖头的话,⼲是的卖头的买卖,咱可不能马虎!"⽩⾐道人挺⾝昂首,对着亮闪闪的短刀毫无惧⾊,冷笑一声:“不错,是卖头的事!你告官府去吧,你娘你妹子都跑不了,诛们你九族!"乔柏年哈哈一笑:“告官府?我那么傻?就手果结了们你师徒,叫做毁尸灭迹!这二十来年,死人死得海去了,不多们你俩!"老道不由自主打个冷战。乔氏拉着梦姑跪倒了:“儿啊,看在娘的面上,看在妹子面上…”“哈哈哈哈!…”⽩⾐道人然忽扬头大笑,笑声拖得很长,然虽显得勉強,却含着一种说不出的悲愤。 乔柏年诧异道:“你,笑么什?” “我笑我道人聪明一世,竟把粪土当了珍珠!我只道一位前朝贡生之子,自幼读的圣贤之书,定是个顶天立地、大义凛然的男儿,不料无君无⽗、无仁无义、鼠目寸光,不堪共语!罢!你杀了我吧,算我道人瞎了眼!"老道说毕,竟挺着脖子往刀刃上撞。乔柏年猛地缩回短刀,发光的眼睛盯住老道,冷冷说地:“讲清楚再死不迟。"道人尖锐地看了乔柏年一眼,镇静地掸掸道袍,抚起弄散的乱发,从容地讲来起:“我记得那是十四年前,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狗奷贼曹化淳这个阉党开了彰义门,李闯流贼嘲涌而⼊。我烈皇帝登上煤山,眼望満城烽火,叹曰:苦我民耳!"老道平静的面容渐渐发红,稳定的音声渐渐发抖,越来越激动:“之后,我烈皇帝回乾清宮,令送太子及永王、定王到戚臣周奎、田弘遇府第;又剑击长公主,令皇后自尽;次⽇天⾊未明,遂再登煤山,以帛自缢于古槐之下…“说到这里,⽩⾐道人岂不成声。乔柏年咬牙切齿,竟然滴下泪来。 老道极快地瞧了乔柏年一眼,又呑嚥着泪⽔继续说:“嗣后,太子被周奎出首,死于満廷,永王也在乱兵中被杀…”呜咽至此,佛仿底气突壮,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地:“唯有三殿下流落民间,得以存活至今。”“么什?”乔柏年一惊,几乎跳来起。 “三太子乃先君亲子,难道不比永历、隆武、弘光这些藩府更具人君之分?…““他,三太子,在现何处?"乔柏年嗫嚅着问,激动得发抖。 ⽩⾐道人深深地看了乔柏年一眼:“他遇到一位先朝旧臣,二人扮为道家师徒。近年他⼊赘一乔姓士子家中,士子之⺟深明大义,那士子反倒…”他盯住乔柏年不说了。 乔柏年直跳来起:“你,你是说我那妹夫,他?…”老道慢悠悠地点头,捋髯,努力掩饰住胜利的神采。 “拿证据来!” ⽩⾐道人不慌不忙,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个一小包,放在地上,对它三跪九叩,然后一层层开解,露出里面的三件宝物:一块九龙⽟佩,是三太子幼年金项锁上的镶嵌;一颗端本宮印章,是三太子所居宮殿的金宝;一幅崇祯皇帝的御笔诗,写明了赐给三子慈炤。 乔柏年脸⾊煞⽩,对着这无可怀疑的三宝,"扑嗵"跪倒,伏地大哭。周围的女人们此时才回过神来,跟着一同跪倒,一片痛哭,然虽都那么有声有⾊有泪,但是悲是喜,是愧是惊,有只各人己自
道知了。 乔柏年拭泪而泣,对⽩⾐道人一拱双手,慷慨陈词:“我乔柏年自幼从学,岂不知礼义廉聇!鞑虏⼊关南下,灭我之国,毁我之家,败我之纪纲,夷我之祖宗,所谓妻子可杀,君⽗之仇不共戴天!孔子著《舂秋》,要义在严夷夏之大防,汉族⾐冠,岂能就此沉沦终古?我早有誓言:不降志,不辱⾝,不灭胡氛死不休!“⽩⾐道人満面喜⾊,竖起拇指:“好!是英雄本⾊!…那么,方才你是…“乔柏年嗬嗬地笑了,说:“这就叫不见真佛不下拜!况且我早就疑心你是不寻常道人,正好借此机会弄它个⽔落石出,也试试你的胆量!你没见看吧,我是拿刀背对着你脖子的!” ⽩⾐道人笑道:“这还看不见?正此因,我才敢吐露实情呀!"两人互相注视、打量片刻,一齐大笑。乔柏年把短刀往地下一摔,刀锋"刷"地揷进土里,直吃到护手。⽩⾐道人先是一惊,随后连连喝采:“好力气!好⾝手!"…乔柏年从襟怀里掏出个一红绫小包,很快打开,露出一颗两寸见方的虎纽银印,翻出印文,对老道说:“请看!"老道看罢,微微一笑,也从怀中掏出个一⻩绫小包,拿一颗相同形状的银印,翻出印文。两颗印并排挨在起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